发布时间:2025-10-15 18:07:59    次浏览
据媒体报道,目前微传销活动日渐兴盛,成为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所谓微传销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微信、QQ、陌陌等社交软件进行的传销活动,当传销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无疑传播范围更广,危害性更大,也更具有隐蔽性,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提起传销,很多人唯恐躲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曾经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加入传销,到头来却深陷传销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火入魔,赔掉家底,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些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持续打击各种非法传销活动,并且加强宣传,引导公众远离传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传销就如同幽灵一般又侵入了新的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微信、QQ、陌陌等社交软件进行传销,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微传销模式。微商们之间的传销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不确定性也更高。目前保守估计,微传销参与人员在千万人以上,参与金额达数千亿元。微传销毕竟是传销活动的延续,而且是一种形式更加隐蔽、参与人员更多、涉及金额更加庞大的传销活动。而对微传销的监管,既带有“工商性”,又带有“金融性”,其中还包括对众多产品的市场质量监管,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很难做到监管到位,如若哪一方的监管不到位,都容易使微传销成为“三不管”地带,并且发展壮大。究竟该由谁来监管这种新型的微传销,目前在法律上还是空白,微传销没有被纳入到具体职能部门的管辖范围。因此,笔者以为,不能让微传销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对于微传销,还要尽快将其纳入法律规范和约束的范围之内,明确管理部门和职能定位,加强对微传销的日常动态监管,一旦微传销借助高科技蔓延壮大,并且形成错综复杂的产业链和利益链,恐怕会更加难以控制局面了。(舒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