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7:10:19    次浏览
在《水浒》中,高俅这厮人憎狗嫌,辗转了几手后,小苏学士将他推荐给了小王都太尉。因缘际会之下,成了端王赵佶的亲随,从此夤缘直上。如果没有这小王都太尉的无心之举,《水浒》的故事还不好铺陈。说《水浒》,就要先厘清小王都太尉其人其事。小王都太尉历史上实有其人,他的真名是王诜。 王诜、字晋卿,官至定州观察使、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开国公。书中小王都太尉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历史上王诜妻子是英宗皇帝女儿,他是宋徽宗的姑父,不是姐夫。因此,人们习惯上称其为驸马都尉。书中写成“小王都太尉”,故意岔了辈,是有意埋汰人。王诜是世家子弟,曾祖王全斌乃宋初名将,为酬其平蜀之功,赵匡胤赐其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王诜钱够花、觉够睡,却喜欢做穷文士的金主。身为名将之后,王诜不喜欢舞枪弄棒,喜欢的却是诗棋琴书画这些调调。而且博览群书、文思敏捷,书画造诣水平不凡,其所绘不古不今,自成一家——“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传世名画《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为其代表画作,前者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后者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诜嗜收藏名家书画,遇到名人真迹往往不计手段与钱财,必欲得之而后快,他收藏的南唐名家徐熙《碧栏蜀葵图》缺一幅,令王诜引以为恨事。时为端王的赵佶得知消息,不辞辛苦搜求到了另外一幅。然后找王诜借观《蜀葵图》,拿到画后,找匠人装裱在一处,“招晋卿示之”。王诜见状大喜,更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赵佶成人之美,“因卷以赠晋卿”。赵佶出手大方,更难得他知情识趣,王诜又怎么会吝啬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和玉龙笔架。赵佶早期的诗文、书画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得自王诜所传,按辈分王诜又是他的姑父,二人既是亲戚,且亦师亦友,是艺术上的知音,臭味相投也是情理之事。 爱屋及乌,赵佶自然会对王诜推荐的高俅另眼相看。宋统治者对外戚始终象防贼一样,规定不得通宫禁,不得与朝士来往。但王诜我行我素惯了,与士大夫之间往来、雅集不断,经常呼朋引类到自己府中作客。与他交接的自然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与王诜叔父相识相交,一来二去也成了王诜的座上客了。在礼尚往来中,苏轼与王诜二人引为知己,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天王诜忽然发现自己的耳朵聋了,他不是去医院找大夫,而是去问苏轼怎么办。苏轼望闻听切之后,淡定地开出处方:三日不治自愈,不好,割我耳朵!三天后,王诜听力果然恢复正常,苏轼耳朵也保住了。病愈之后王诜非常后怕,作诗记其事道:老婆心急频相劝,性难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较君不割,且喜两家皆平善。 知道老公得病,公主比自己得病还要心焦!王诜是“老婆”一词的发明者,偏偏不怕老婆(关于王诜欺负老婆的事情,不在文章探讨范围)。王诜与苏轼、米芾、李公麟等当世名流皆有交往,历史上知名的“西园雅集”,说的就是苏轼兄弟与门人及当时文化界名流在王诜府上饮酒吹牛侃大山的事情。王诜在自己府第东面特意修筑了“宝绘堂”,用于收藏古今法书名画。宝绘堂落成后,苏轼作《宝绘堂记》以记其事:“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梁,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攘去膏梁”是真,“屏远声色”显然是过誉之词,苏轼吃人嘴短,文中有溢美之词也是正常。 这个时候,赵佶还没有出生,所以没有躬逢其盛。在宝绘堂,王诜、苏轼兄弟一行十六人诗词唱和,把酒临风,“坐勘书台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喜观者为王晋卿,凭椅而视者为张文潜,按方几而凝伫者蔡天启,坐盘石上支颐而观画者为苏子由,执蕉箑而熟视者为黄鲁直,凭肩而偶语者为陈无己,据横卷而画《归去来》者为李伯时,按膝而旁观者为李端叔,跪膝俯视者为晁无咎,坐古桧下学阮者为陈碧虚,侧手侧听者为秦少游,昂首而题石者为米元章,伫立而观者为王仲至,坐蒲团说无生论者为圆通大士,偶坐而谤听者为刘巨济。西园雅会传播开来后,成了文化人或者伪文化人雅集或附庸风雅的范本。它的出名,并非李公麟作画,米芾作文记其事,而是这十六人个个都是大宋朝的奇葩,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它不是一般士子的小party,也不是无聊文人的聚众吐槽,而是北宋中期最知名文化大V的学术交流。 做为雅集组织者的王诜,会是个俗不可耐的家伙吗?如果是个只知泡妞、流连风月的世家子弟,神宗皇帝会将一母同胞的妹妹嫁给他?苏轼会与之为友,把高俅推荐给他?在《水浒》中推荐人成了小苏学士,这样处理是为贤者讳。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受尽了苦楚,逝后在南宋初年却成了神一般的存在。说书人、《水浒》的编撰者也讳言他推荐高俅之事,其实,北宋末年祸乱朝纲的佞臣,有好几人与苏轼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自有公论。金圣叹在点评此事时,大发感慨,认为小王都太尉、小舅端王、小苏学士群小相聚,高俅想不发达也难。 高俅这厮真的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吗?梁宏达老师在批水浒的时候,将高俅列为四大奸臣,其实,高俅充其量也坏不到哪去,他还是满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另外,徽宗让他去主持禁军,也是人尽其才。高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且听下回分解。